聚焦两会丨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助力低空经济“高飞”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5-03-05 14:23:13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来自行业内外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低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低空经济观察」推出系列报道,将部分建议提案整理分享如下。

湖南代表团全团建议:支持湖南省低空空域精细化管理

湖南是全国第一个全域低空管理改革试点省份。经过3年多的改革探索,湖南低空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多项的突破性改革成果。但当前,湖南低空空域管理仍然存在空域利用率不高、监管平台仍需完善等问题。建议提出,协商有关部门,实现军事飞行、民用运输飞行、通航飞行等各类飞行活动融合共享飞行。支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相关数据接入长沙服务站,实现有人机、无人机低空监视全覆盖、全监管。进一步明晰低空监管职责,推动法律政策的有效执行。国家层面加大湖南省低空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在通用机场、无人机起降场地、低空通信导航等通航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予以资金政策支持。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支持重庆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区

希望持续加大低空空域改革力度,开展低空飞行管理系列改革,加大低空空域资源供给,推进低空空域网格化建设,建立低空管制空域分区分时动态调整和使用机制,指导研究制定不同条件、不同等级低空航路准入要求。应结合场景需求,更多地支持低空起降设施布局和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及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空管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布局通信、感知、监视一体化低空智联网,开发低空新航行系统以及低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主任吴微微:加快释放低空资源 促进低空经济安全有序发展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合理释放低空资源,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住”。一是建议国家空中交通管理领导机构优化空域管理机制。在现有适飞空域和管制空域基础上,细化城市空间和空域分类与动态调整,建立空域管理协同平台,加强审批流程标准化,满足不同的管理服务需求。二是建议民航局加强低空数据共享。制定低空动态数据采集、传输与共享的行业标准,有序开放无人机实名登记、动态飞行等低空数据,加强对共享数据的管理,确保数据合法合规使用。三是建议国家发改委加强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无人机侦测、感知、识别、反制等低空安全基础设施的投入,优化飞行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公私合营模式,提升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全国人大代表、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支持湖北加快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议国家在空域使用、基础设施、服务保障和经费保障等四个方面给予湖北重点支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湖北优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的业务指导,将湖北具备先发优势的武汉、荆门等城市纳入国家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在低空运行、安全监管、服务保障模式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加强对各地建设通用机场、低空起降场地、通导监视体系等方面的业务指导,进一步明确上述项目的行业规范、建设标准和审批管理事权划分,指导各地稳妥有序、合理布局低空基础设施,并对重点区域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资源支持。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民航局、工信部、统计局等部门,明确低空经济产业门类和各类发展指标的统计标准和规范,指导帮助湖北打造低空飞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将航路规划、空域管理等低空飞行要素高效贯通,逐步实现“一站式”服务监管。经费保障方面,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低空经济产业规划以及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申报方面对湖北低空经济领域项目给予一定倾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泳:加强数字基建 赋能低空经济与算力发展

建议加强数智赋能,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在加快低空智联网覆盖、鼓励开展应用试点等方面持续发力。目前,重庆移动建成5.8万个5G基站,实现城乡5G网络全覆盖,并联合相关单位研发了全国首个“无人机察打一体管控平台”,依托5G-A网络与AI算力,实现无人机识别准确率和拦截及时率的大幅提升。希望国家支持重庆建设低空经济测试场,推动产业生态规模化发展。此外,围绕重庆打造新型能源算力枢纽的目标,夏泳还呼吁积极推动“疆算入渝”,汇集西部地区低价、绿色算力,更好促进AI赋能产业发展,他建议在国家定位和统筹、国产算力集群建设、产业布局、数据“出海”等方面对重庆给予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建议制定《低空空域管理法》

建议总结试点省份成功经验,完善配套制度规范。在飞行审批、空域使用规划、飞行服务保障等方面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和标准流程,形成全国统一且可操作性强的低空经济管理制度体系,避免各地“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建议构建低空空域管理体系,完善低空空域新基建。随着空域改革的推进,飞行高度降低、飞行密度增加等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低空新基建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规定加大对低空新基建的投入,包括建设先进的空管系统、通信导航设施、监视雷达网络以及通用机场和直升机起降点等基础设施,提升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深港携手推动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

建议对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进行整体规划,选择深圳香港先行先试,成为低空经济示范区。建议有关部门对大湾区低空经济联动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对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产业协同等给予指导,并在产业链互补、科技研发合作等方面进行政策引导,加速低空经济产业化国际化。建议两地政府部门牵头,联合成立低空经济政策法规制定与协调工作小组,组织交通、民航、科技、法律等多领域专家参加,针对法规差异、审批流程分歧等问题进行研讨,制定统一切实可行的规则。此外,选取部分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如跨境低空物流、低空旅游等,作为政策法规协同试点,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广至整个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