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冲突的不断升级,西方国家给乌克兰提供了许多新式武器,这些新式武器就像明星一样万众瞩目,火爆异常,对其报以最大的期望,以其成为改变战场的灵丹妙药。然而,随着俄罗斯军队的适应速度越来越快,它们的光彩渐渐变得黯淡。
最为显著的例子就是英国的超高音速巡航导弹“风暴阴影”。尽管西方的一些军事专认为,“风暴阴影”对乌克兰的反攻意义重大。毕竟这款导弹的射程为300公里,可以在对方防空火力射程范围之外发射。而且除了450公斤重的弹头及雷达隐身设计,“风暴阴影”还具备GPS、惯性和地形跟踪制导系统,能够超低空飞行,不易被发现和拦截。种种优势结合起来,完全可以成为改变战局的重要力量。
但事与愿违,乌克兰方面称,这款由英国研发的空射远程武器战果不俗。在6月的一次空袭中,它仅破坏了俄方在克里米亚地区的一座重要桥梁。
究其原因,就在于俄军对西方先进武器的适应性不断增强。在广阔的战线上,存在漏洞是必然的,但随着俄乌战争的不断推进,漏洞在不断被补足,俄罗斯方面制定了各种防范措施,包括频繁使用电子干扰,将后勤基地和指挥部后撤到火箭弹射程以外。相比陆基火力,从空中发射的“风暴阴影”存在更大局限性,特别是携带导弹的飞机生存能力不足。
不止如此,针对“暴风阴影”巡航导弹的策略更是多不胜数,比如说通过自杀式无人机与战斗机联动,打击“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的运载和发射平台,也就是苏-24战机。可以说俄方发动空袭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削弱乌军的远程打击能力。
不仅仅是个例,其余的西方“明星”们也是同样的待遇,在俄军初步适应以后,针对其制定的一系列策略,极大的限制了这些武器的发挥空间。
目前,乌克兰方面还是希望美国和西方国家能提供更先进的新式武器,但就乌克兰反攻两个多月的效果来看,俄军的防线仍旧相当稳固。哪怕乌方再添新武器,依旧可以给俄军充足的适应时间来应对该武器。
武器的使用终归要看人,毕竟除非存在代差或者双方差距过大,不然给足时间适应,做出针对性策略完全可以最大化的扼制新式武器造成的影响。俄罗斯毕竟是军事大国,其在军事领域的底蕴浑厚,各方面军事人才充足,完全不是一两种新式武器就能打击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