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应当把握的问题
来源:[freemarker标签异常,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9-17 15:47:4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政策制度衔接、资源要素共享。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当前,军地有关部门正在启动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切实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工作,是应当研究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围绕军地战略规划统筹“为什么统”“统什么”“怎样统”作一个初步探讨。

 01 充分认识做好军地战略规划统筹的重要性

1贯彻落实国家总体战略的客观要求

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就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总体战略。国家总体战略是党对新时代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国家总体战略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战略主要内容包括:统揽“四个”伟大,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化;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国家总体战略,必须统筹军地各方面的工作,必须在顶层做好军地战略规划编制统筹工作,切实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努力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

2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就是为了更好处理战争与经济、平时与战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从国家战略规划编制层面,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规划体系深深融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之中,确保按照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的方式,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在国防建设中合理兼顾民用需求,更好把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军地资源要素配置,推进军地两大体系在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方面的交流融合,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实现两个体系相互兼容同步发展,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提供规划引领。

3促进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同步拉升的重要举措

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就是要在国家层面统筹布局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双向融合、同步拉升。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基本关系,本质上是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系。新质生产力位于供给侧,是生成新质战斗力的前提和基础,给新质战斗力赋能;新质战斗力位于需求侧,对新质生产力有需求牵引拉动效应和保障功能。为了加快新质生产力向新质战斗力转化,促进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同步提升,必须做好军地战略规划编制统筹工作,以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为牵引,健全先进技术敏捷响应、快速转化机制,构建同新兴领域发展相适应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通过科技创新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前沿性新兴技术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升整个先进制造业水平,从而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先进制造业体系和装备研制生产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02 明确军地战略规划统筹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军地战略规划统筹,简单讲,军地战略规划统筹应当“统什么”?按照笔者理解,军地战略规划统筹主要是指在编制武装力量建设规划,边防海防空防和其他重大安全领域防卫建设规划、国防科研生产规划、国防教育规划、国防动员规划等涉及国防建设规划时,要在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考虑与经济社会领域相应规划编制的协调衔接配套,军地双方编制规划时不能自成体系、互不往来、各搞各的规划,军地战略规划编制应当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军地战略规划统筹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统筹战略需求。战略需求牵引各项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军地战略规划统筹,首先是要做好战略需求统筹,主要是统筹安全与发展需求、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需求。加强对国内外形势任务研判,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国防安全需求论证,把握好当前与长远、平时和战时、局部与全局、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把军地战略规划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资源配置有机结合,从国家顶层把经济和国防两大体系各项建设需求统起来,关照战略全局,突出发展重点,区分轻重缓急,保持适度弹性,科学确定军地建设重点和资源投向投量。

统筹战略目标。是指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大战略任务统一于富国强军的战略目标,国家在资源配置方面,能够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保持一个相对平衡协调的比例关系,反映一定时期内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时空布局。统筹战略目标,必须坚持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统筹考虑国家战略、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确保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比例协调发展、良性运行。同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也能够随着国家安全环境、国家整体利益和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变化,在战略途径、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举措、发展阶段等方面保持相互衔接和协调一致。

统筹战略布局。就是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创新能力、资源禀赋等因素出发,围绕我国重点区域的特色优势和军队五大战区使命任务,统筹生产力和战斗力布局,加强战略腹地建设。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揽,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综合施策的要求,统筹考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需求,将战略新兴产业和重大工程安排在特定的区域,促进区域之间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平衡兼容发展。

统筹重点领域。军地战略规划统筹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一是统筹基础领域。统筹考虑军地需求, 推动军用基础设施向民用开放, 加大国家重要基础设施贯彻国防需求力度, 广泛开展基础领域军民合建共用,充分发挥国家重要基础领域建设特别是新基建对经济发展和战略能力提升的支撑作用。二是统筹产业发展。按照国家产业发展总体布局, 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科技进步和国防需要,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优化,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最大限度满足经济建设需要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三是统筹科技创新。统筹军民科研力量和资源要素, 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促进军民优势技术双向转化应用, 推进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 形成民口优秀科技力量服务国防科技创新、国防科技成果加速向民用转化的良好格局。四是统筹人才培养。统筹国民教育和人才资源在军地之间的优化配置, 将军队人才培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拓宽军地之间人才储备和交流渠道, 进一步完善军地人才培养和使用体系。五是统筹社会服务。将军队后勤保障融入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军地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制度, 充分利用经济社会保障力量和社会资源为军队提供保障服务。

统筹资源配置。就是以满足国家安全和发展需求为导向,统筹考虑国防领域资源与经济社会领域资源供给,确保用于国防的资源在国家经济体系中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注重提高经济领域和国防领域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统筹资源要素共享,加快建设科技、基建、交通、气象、海洋、测绘等领域的军地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军地资源要素充分互补共用。根据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内形势变化,对资源要素配置作动态调整,使之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领域保持最佳比例关系,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平衡、协调、按比例发展。

统筹军地标准。加快军民品标准通用化进程,形成有机衔接、结构优化、军民兼容、协调互补的标准体系,促进各种技术要素在军地之间双向转移和协调运转,提高科研生产效率效益。在研究国内外军队与地方标准化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国防建设实际情况,在满足军事特征要求的前提下,对现有民用标准和军用标准进行归并整合,对于现行民用标准中完全适用于国防建设要求的,原则上采用民用标准,无法满足国防建设要求的,制定军用标准,形成军地一体化技术标准体系。

统筹战略工程。军地战略规划统筹,应当把战略任务、战略工程放到突出位置。国家规划安排经济领域和国防领域重大工程项目时,有一部分工程具有军民两用特点,既可以服务经济建设,也可以服务国防建设,比如,建设军用机场,可兼顾民用需要;建设民用机场,也应当贯彻国防要求。可根据重大战略工程项目的类型特点,在战略层面采取军地共建共用、民建两用、军建两用等方式进行统筹,尽可能减少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实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

 03 健全军地战略规划统筹相关工作机制

1军地战略规划编制统筹协调机制

军地战略规划编制涉及国家和军队众多职能部门,搞好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综合协调极为重要,应当遵循系统工程综合集成要求,按照体系化构建、常态化运行的要求, 统筹协调国家和军队相关职能部门编制工作, 健全职责明晰、关系顺畅、运行高效的军地规划编制统筹协调机制。国家和军队规划编制部门应当建立信息通报、工作会商和任务协调等制度, 保证战略规划编制统筹工作顺利开展、高效运行。适时召开军地战略规划编制联席会议,对涉及军地发展重大布局、重大任务、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等问题, 要召集军地规划编制相关部门进行协商, 明确军地各方责任、权力和义务, 统筹协调各方行动, 把军地战略规划编制统筹工作落到实处。

2军地双向需求论证机制

根据国家总体战略和国防发展战略等要求,按照需求牵引规划编制的思路,统筹论证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需求,健全军地需求协同研究论证、归口上报、综合平衡、审核确定程序, 形成军地规划建设需求总体方案。国家和军队有关职能部门按职责审核各领域需求方案,在顶层做好军地战略需求综合平衡工作,由军地相关部门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按照规范的评审程序进行严格、科学的评审,最终确定战略需求时,应当把握军地战略需求的纵向衔接和横向协调,明确军地之间界限和分工,作为各自规划编制的依据。

3军地资源统筹调控机制

需求牵引规划、规划主导资源配置,是军地战略规划统筹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可根据国家总体战略和军地战略规划目标任务要求,健全完善军地资源统筹调控机制,科学确定在经济领域和国防领域的投入比例,国家对国家防的投入要保持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要统筹调控军地存量资源,优化配置军地增量资源,有效利用盘活军地闲置资源。对于关系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生成的重大战略工程项目,部分资源需要跨军地调控,国家和军队职能部门可按权限、程序在国家主导下做好统筹调控工作,如对国家战略需要调控的土地、海域、空域等重要资源,按程序按权限实施跨军地统一调控配置,确保军地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的有效实施。

转自: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