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索沃局势进一步恶化,在通过此前科索沃武警与北约“维和”部队的联合武力驱逐,导致了50多名塞族示威者和30名北约军人在冲突中受伤。这举动进一步引发了示威者的不满情绪,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一边让军队进入战备状态,一边寻求国际援助和支持。与此同时,北约也决定增援科索沃,此次增派部队的主体是500名来自土耳其的军人。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受伤的30名北约士兵也来自土耳其。
来自土耳其的北约增援部队见到受伤同胞,自然会受其影响,对待塞族示威者的态度也就有了偏向。而有了偏向的“裁判”,自然会在“维和”过程中拉偏架。如此只会引燃塞族示威者更大的怒火,让冲突愈演愈烈,最终再次将这个火药桶点燃。
但是此次冲突由于历史上的巴尔干局势不同,目前俄乌冲突不断加剧,作为乌克兰的最大军事援助方的北约,一个稳定的北约更有利于帮助乌克兰牵制俄罗斯。因此美国是不会任由冲突演变,而是会在一个合适的时机调停,至少不能让本次冲突影响到美国接下来的战略布局。
如此也就有了美国国务卿林肯5月26日发表声明,谴责科索沃当局加剧局势紧张且破坏稳定的举动。他6月1日呼吁科索沃和塞尔维亚领导人采取措施缓和紧张局势。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呼吁在科北部以塞族居民为主的4座城镇重新举行选举。
再加上中方高度关注相关动向,希望做真正有利于地区和平的事。
因此双方真正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目前双方领导人在朔尔茨、马克龙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参与下进行了短暂的会面,并进行着有利于地区和平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