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在俄乌冲突愈演愈烈之际,欧洲的另一个火药桶,巴尔干的科索沃也风云再起。
5月29日,北约主导的科索沃和平实施部队和科索沃特警暴力驱离抗议民众,并于30日控制了兹韦钱市的一座市政大楼。与此同时,塞尔维亚军队提升到最高戒备状态,总统武契奇当即召见北约五国大使以及欧盟代表团团长,就科索沃紧张局势举行会谈。在乌克兰危机延宕未绝之际,科索沃危机又有死灰复燃之势,这对地区和平稳定而言无疑是危险信号。
这一轮科索沃危机是在内外合力作用下爆发的。一方面,科索沃当局采取单方面行动挑起了事端。直接原因是其拒不履行《布鲁塞尔协议》中建立塞族自治市镇联盟的要求,并推行一系列限制塞族自治的措施。而今年4月举行的北部四镇地方选举遭到当地塞族民众全面抵制,投票率仅有3.5%。为强推“胜选”的阿族市长“就职”,科索沃警方和北约部队采用暴力手段控制局势,造成至少52名塞族民众在冲突中受伤。另一方面,欧盟和北约在此问题上的言行不一激化了矛盾。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一边在推特上喊话要求科索沃当局缓和紧张局势,另一边却向科索沃北部增派士兵,为局势拱火浇油。不得不指出的是,北约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向一国领土派遣部队的行为,事实上已经违反了国际法原则。西方各国虽表态重视塞科双方关切,但实际上偏袒科索沃当局。
对此,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会见了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陈波。武契奇总统请求陈波大使向中国领导层转达在科索沃和梅托希亚问题上影响国际社会的请求。
中方发言人毛宁也表示,“支持塞尔维亚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努力”,并希望北约能够切实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真正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的事”。
回溯历史,巴尔干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大国博弈的角斗场,历史上也多次卷入世界大战和局部战争。一个俄乌冲突已经让世界焦头烂额,再点燃“巴尔干火药桶”,那对欧洲甚至是世界又会造成怎样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