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某些西方国家为实现对华遏制打压战略,窃取我国军事军工、经济金融等重点领域的情报信息活动日渐猖獗。国家安全机关侦办多起专案发现,许多背景复杂的境外机构,为规避我国法律法规和重点敏感行业监管,掩饰弱化境外背景,借助国内咨询公司等行业,窃取我国重点领域国家秘密和情报。有的国内咨询公司国家安全意识淡薄,为了谋取经济利益,频繁游走在法律边缘。
5月8日晚间,江苏广电总台发布消息称,国家安全机关会同相关部门,对国内咨询行业龙头企业凯盛融英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公开执法。据悉,此次联合执法行动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部署,在上海、北京、苏州、深圳等多地同步开展。
凯盛融英在咨询行业内颇为知名,一度成为国内专家信息服务的龙头企业。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凯盛融英成立于2008年,为大型知名金融机构、咨询公司及跨国企业提供快速、精准、高效的专家知识共享服务。凯盛融英最核心的资源是其庞大的专家资源,其官网介绍,其目前拥有约30万名专家。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数据显示,以收入为统计口径,2020年,凯盛融英是中国最大的行业专家知识信息服务供应商,市场份额约为33%。
那么,凯盛融英的专家库来源又是什么呢?在专家的选择上是否又有所禁忌呢?
凯盛融英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称,外部可以搜到的一些公开简历渠道,官网也很多,或者专家推荐。
事实上,专家的来源并不像他们说的那么简单,实际工作中,公司的工作人员还专门围绕境内政策研究、国防军工、金融货币、高新科技、能源资源、医药卫生等重点领域、重要行业物色挑选有影响力的专家。
上海市国家安全局干警称,凯盛融英公司与每名受访专家均会提前签署含有‘免责条款’的业务合同,要求专家自己履行保密责任,自己承担法律后果。相关专家被咨询公司开出的丰厚报酬所吸引,并认为对方是家守法合规、管理规范的企业,进而放松了警惕,在涉外咨询中泄露内部敏感内容甚至国家秘密和情报,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长期以来,为了赚取经济利益,凯盛融英公司不仅怂恿重点领域的专家在咨询中泄密,作为一个有着大量境外咨询业务的公司,凯盛融英还打着保护客户隐私行规的旗号,从不让专家清楚掌握咨询方的真实身份。
在逐利的过程中,对于部分工作单位要求不宜接受咨询的专家,凯盛融英公司甚至还让他们起“化名”接受咨询,使用其他人员的银行账户接受报酬。凯盛融英把经济利益凌驾于维护国家安全责任之上显而易见,但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坚称对于境外公司的咨询,他们有着明确不做的项目。实际上,在凯盛融英的专家库里,仅涉及国防军工领域的专家就有上千名,在境外咨询中,公司对这些专家并没有做任何规避。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事关国家根本利益和人民福祉。一些咨询企业为占领市场、牟取利益,无视国家安全风险,精心物色挑选、利诱诓骗重点领域敏感行业专家学者提供内部涉密情况,对我国产业发展和经济安全造成重大危害,最终沦为境外刺探、收买、套取国家秘密和情报的帮凶。
国家支持咨询行业发展壮大,鼓励咨询行业开展国际贸易。希望咨询企业开展业务时严格落实审核把关责任,专家学者接受咨询时切实履行安全保密义务,相关单位对内部人员接受咨询加强监督管理,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内容:央视新闻